雨城区全面开启“1+N校联体”办学模式,即由1所城区优质学校领航1所或几所乡村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。全区成立7个“校联体”,主要以“四互”为举措,旨在构建“城帮乡,全覆盖,促提升”的城乡中小学高度融合的教育网络,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。
管理互促,持续保障发展。明确领衔学校及领衔人,组建“校联体”工作领导小组,
资源互享,助力赋能提质。完成46所中小学、幼儿园的资产盘点及财务审计工作,统筹调拨全区近260万元的教学仪器等设施设备到乡村薄弱学校,改建乡村13所闲置校舍为城乡学校校外研学实践基地。派出60余名领航校骨干教师到“校联体”乡村成员学校,采用师徒结对、“一对一”帮扶等
教研互融,提升专业能力。把150余节“优质课堂”搬到乡村薄弱学校,全区域分学段开展教学技能大比武,实施全体教职工教研教改全覆盖,为乡村教师提供学习平台,激发乡村学校课堂活力,真正实现“课”与“研”的深度融合;以“1+1、1+2、1+3”
考核互捆,促进整体共进。制发《雨城区“校联体”工作考核标准及评分细则》,考核重点围绕组织实施、学校管理、教育教学、队伍建设、特色效益等5个方面,细化为12个考核标准和12条评分细则,将“校联体”学校开展活动的过程性、教育教学的影响力、教学成绩的结果性进行研判,形成综合考核结果,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,扎实同频共振的“捆绑发展”考核激励机制。(邱钟、郑琴、王刚)